2025年4月12日至6月30日,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举办了第五届医学遗传学微课设计大赛。大赛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学习精神”为宗旨,吸引临床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儿科学及助产学等专业学子踊跃参与,共征集到121份兼具专业深度与创意巧思的参赛作品。 生物学教研室五位教师构成专业评审团队,从技术规范、内容设计、展示效果三大维度,对作品进行多轮评审。经初审的激烈角逐与总评的深度考量,最终5份作品摘得一等奖桂冠,8份作品荣获二等奖,10份作品斩获三等奖,脱颖而出的佳作成为医学教育创新实践的生动范本。 本届大赛作品呈现三大突破性亮点,彰显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蓬勃的创新活力。在选题层面,作品打破传统教学边界,构建起 “经典+前沿+社会议题”的立体知识图谱:既有白化病、唐氏综合征等常见遗传病的深度剖析,也有亨廷顿舞蹈症、血友病等罕见病的细致解读;更将食物依赖性运动诱发性过敏反应、近亲结婚致病案例等冷门领域纳入视野,并聚焦当下高发的多基因病及遗传咨询全流程展示,以多元视角诠释遗传学的复杂魅力。 形式创新上,参赛作品彻底颠覆传统微课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学生们化身 “医学故事讲述者”,将晦涩的遗传学理论编织进沉浸式情景剧中;或是通过“家族遗传病史追踪”的悬疑剧情,引导观众抽丝剥茧探寻疾病真相;或是模拟“遗传咨询门诊”现场,以医患对话形式展现诊疗智慧。搭配流畅的转场剪辑、高清动画特效,让原本枯燥的学术知识化作可视化的医学科普盛宴。 内容表达中,作品既严守学术严谨性,精准阐释遗传病的病理机制、临床表征与防治策略,又以人文关怀为底色,将镜头对准患者群体的生活困境。学生们用温暖细腻的旁白、富有张力的表演,传递对遗传病患者的共情与尊重,更引发公众对疾病预防体系完善的深层思考,实现医学理性与人文温度的完美交融。 本次大赛不仅是学生专业能力的试金石,更是多维素养培育的练兵场。通过比赛,学生们在夯实医学遗传学理论根基的同时,深度掌握AI工具应用、视频创意设计等前沿技能,显著提升团队协作与医患沟通能力。未来,基础医学院将持续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模式,为培育兼具专业硬核实力与创新实践精神的医学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点击每张图片即可查看原图)

图1获奖作品截图(作品编号 儿科1-1) 
图2获奖作品截图(作品编号 临床2-1) 
图3获奖作品截图(作品编号 临床9-2) 
图4获奖作品截图(作品编号 临床9-1) 
图5获奖作品截图(作品编号 麻醉2-1)
作者:基础医学院 谭颖 编辑:党委宣传统战部 范萌 审核:党委宣传统战部 周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