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基础医学部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坚持“三全育人”,将疫情防控工作与高校立德树人相结合,践行为党育人初心,诠释思政育人使命。积极构建“抗疫+育人”思政工作模式,不断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开拓思政教育新内容与新方式、创新思政教育新方法,通过开展“抗疫科普”“抗疫思政大讲堂”“抗疫青年说““抗疫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循循善诱,转“疫”为“育”,向学生展示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让红医精神、承医精神在每位学生心中深植扎根。人民日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长城网、强国论坛、人民视频、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网、河北共产党员网及各市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基础医学部抗疫事迹100余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为其他高校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师生共建科普团队,开创科普思政新篇 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使命,基础医学院以课程思政工作为依托,秉承红医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为师生搭建起科普抗疫平台,打好战疫阻击战,在实战中培育医学人才,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在疫情突发初期,基础医学院144名教师和2836名学生的健康成为工作重心,专业课教师们了解到学生们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后,为提高学生防护意识,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及时制作了“新冠疫情防控社区志愿者注意事项”的宣传手册,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志愿者并向社会大众普及,凸显医学专业知识的社会服务功能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在实战中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具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荣誉称号的基础医学部第六党支部作为龙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防控疫情科普宣传队伍,并建立科普“质量把控组”“知识考核组”“作品审核组”“问卷调查组”,及时制作了“疫情防控”相关宣传手册,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及社会大众,不断提高科普质量与实效,凸显医学专业知识的社会服务功能;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参与“攻坚防疫”系列活动,共制作“抗击疫情”的实用科普小视频、抗疫海报、绘画作品等370 件,其中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小知识”等70余个微视频在人民网、中国大学生网、承德新闻网等公众平台展播。通过科普宣传,全体学生切实践行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誓言和“同人民一起奋斗”、 “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的时代呼唤。 
科普海报 
科普微视频 二、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拓宽实践思政之路 基础医学部党委积极动员全体党员、青年团员投身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组建宣传教育、后勤保障、防控一线等青年突击队14支,共计942人参与,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志愿服务队5支,共计244人参与。同学们以测量体温、入户排查、疫情防控宣传等方式参与到家乡防疫工作中,展现出承医学子的责任与担当,超过149个社区或村镇受益,为家乡防疫工作顺利推进贡献青春力量。他们的事迹先后被中国青年网、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青年报、各市、县级新闻网、电视台及承德医学院官主页等媒体报道100余次。同时,各社区、各村支部纷纷发来感谢信和荣誉证书,高度赞扬承医学子无私奉献的精神。 
大学生志愿者新闻报道 三、线上思政育人讲堂,汲取英雄榜样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凛冬披甲,踏春凯旋,身边的英雄更能带给我们榜样的力量。基础医学院“思政育人大讲堂”借此契机举办援鄂抗“疫”英雄主题报告会,邀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张国民主任、“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张延红主任等5名承德市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展现从主动请缨、驰往武汉、奋战一线、到最后凯旋的完整过程,将红医精神、承医精神、医者担当、爱国情怀有机融合在一起,向学生传递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斗志,引导学生感受时代召唤、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在今后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真正将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追梦人。人民日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长城网、高校之窗均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 
人民日报新闻报道 四、讲好青年战疫故事,提炼育人思政精髓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基础医学部党委结合“红五月”品牌特色活动,组织开展“抗疫青年说——我心中最感人的抗疫故事”活动。历时20天时间,共计50余名青年学子以网络演讲的方式讲述了他们心中最感人的抗疫故事。组织评选出优秀作品在学校官网、微信平台上展播,扩大教育成效。讲述者用心感悟、用情表达抗疫中的感人故事,青年学生成为讲述者、见证者、体验者,也成为教育者。从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英雄”,到捐款捐物、全力配合的普通民众,可谓“不用呼即百应”,展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意志和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勃勃生机和磅礴力量。也因此,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事时,才有更深刻的感恩、感谢与感动,学生在听自己的同学讲故事的时候才有更充分的共思、共想与共鸣。通过此次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对“三全育人”教育思想进行了有益探索,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017级临床医学16班马天颖《与子同袍 共续佳话》 
2018级临床医学15班王梦佳《为爱而战不负卿 中国精神尽彰显》 五、优秀战疫作品展示,深化承医思政内涵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将抗疫行动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厚植爱国情怀,凝铸奋进力量。开展“抗疫+”原创作品创作和征集展示,助力战疫成功。此次展示活动共分三个类别进行了作品征集。 一是“画笔生香,心手相传”作品: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通过一幅幅图画作品传达出对疫区人民的殷切期盼和对奔赴前线的勇士们的感激,也向我们传达疫情期间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力量。二是“笔墨传情,致敬英雄”作品:承医学子妙手著文章,通过文字表达出对祖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念和对抗疫英雄的赞美,还有宣传防疫小知识的诗歌和社区志愿者防控注意事项的宣传资料。三是“视频剪映,众志赞歌”作品:同学们用感恩视频致敬春节在岗,疫情坚守的医务工作者,致敬一切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的英雄;与最美的人同行,作为医学生,他们分享国内各大科普平台最新时讯,对网络谣言进行及时准确地辟谣。 
抗疫原创作品
基础医学部党委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承医学子与战疫先锋并肩作战,充分利用好“英雄教育”这部实践教材,引导大学生以英雄风范和内在精神为指引,认识到抗“疫”背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舍我其谁的领导能力,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披荆斩棘的爱国力量,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从而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者:吴晓光 李庆林 计艳楠 编辑:宣传部 范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