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社会实践团于今年暑假,就京津冀地区养老现状及“京津老人未来如何养老、去哪儿养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走访和调研。
调研中师生们发现:发展京津冀养老一体化,由河北提供优质养老服务或可成为解决京津养老难题的最优选择,但是目前推进京津冀养老一体化健康发展仍面临四大难题。一是必须实现人口制度和养老相关政策两大“突围”。例如,根据户籍确定老年人所享福利待遇,有相关政策,按本地户口的居住老人数量对养老机构进行补助;异地养老医疗费用报销受到“户口”的屏蔽。这些局限,将阻碍京津冀养老一体化的健康发展。二是私立养老机构总体功能不完善,转诊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依据走访和调查,京津公立养老机构基本是人满为患,私营养老机构必须补位,但是大多私立养老机构不具备康复、医疗等功能且人员配备、人员培训及老人生病后的转诊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接轨;部分私立养老机构娱乐、休闲设施不完善。三是交通现状有待改善。京津老人入住河北,将增加子女探望老人的时间及费用。四是农村养老问题。目前,农村的养老机构只接收“五保老人”,低保等低收入群体及农村“空巢”老人该如何养老?
我校社会实践团将调研成果及时反馈给走访过的各市、县民政局及老龄委等部门,积极完成成果转化工作,以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养老一体化发展进程。其团队的调研及走访结果,受到各地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共收到石家庄市民政局、承德市民政局、承德市老龄委、任丘市老龄委等13个部门的书面意见和回复,河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来专函给予鼓励和关注。

编辑:周文娟、范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