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经党委决定,学校制作《传承红医精神,讲述抗疫故事——承德医学院抗疫英雄系列思政课》系列宣传片四期,特邀赵志伟、张国民、张延红、卢秋玲四位抗疫英雄分享抗疫故事,社科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师生通过学校官网或承德医学院微时讯公众号观看并开展线上讨论。 社科部教师观看之后,深受感动,纷纷表示奔赴前线的承医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承医精神,要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心怀仁爱、不惧危险的品质,更要充分利用四位抗疫英雄提供的素材,将这种精神融汇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让医学生们很好地传承下去,并运用到他们未来的医疗工作实践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社科部教师观看 社科部主任李德臣: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时,承德医学院优秀毕业生逆行武汉,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承医精神代代相传,张国民、卢秋玲、赵志伟、张延红等一大批我校优秀毕业生正是承医精神的继承者,学校党委制作的“传承红医精神,讲述抗疫故事”,就是要在广大师生中继续传承红医精神,让“她”融在我们的血液里、融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于多珠教授:今年是承德学院建校75周年,一代代承医人,秉承“仁爱至诚,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守“严谨求实,勤奋创新”校训,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进取,进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校风,扎根山区,服务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过得硬的应用型人才。“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祐生命,甘于奉献”承医精神代代传!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孙凤君教授:我祝贺张国民为母校争光,他上学时就非常优秀,95级学生中我至今仍记得他。他上前线后,我告诉了好几个我的老学生,包括我儿子对他印象都极深,都为他骄傲!看到他今天的成就,我看到了思政是人一生的精神力量! 

社科部教师组织学生观看 社科部党支部书记吴柏军:抗击新冠肺炎,展示了承医精神,传承了红医品格;学好英雄事迹,讲好英雄故事,立新时代“雄风”;讲好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情,让其进课堂,进头脑,尽教师职责,履教师使命,为党为国为校育好新时代承医学子。 概论教研室主任赵兵:抗疫英雄们践行了“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这种精神融汇到教育教学中,让医学生们很好地传承下去,运用到他们未来的医疗工作实践中。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彭馨:疫情中的思政课,要将必胜的信念传递给学生,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顽强拼搏、积极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传递给学生。承医学子抗击疫情的鲜活素材更易引发学生共鸣,走进学生内心,春风化雨,浸润人心,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承医学子展现出爱国、奉献、敬业的精神,无畏、专注、坚守的品质,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需要讲好的动人故事! 
学生在线交流谈论 兼职教师李静:新冠疫情来袭之时,我校附属医院张国民、卢秋玲、赵志伟、张延红等医务人员以及大批承医校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他们不畏风险,不辞劳苦,在一线救治患者,是我们学习的先进典型和楷模。作为一名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我校医科大学建设中,更应传承承医精神,向身边榜样学习,将承医精神融入教学与服务中,做好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工作。从承医精神里汲取力量,将初心和使命书写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 青年教师王超:正所谓“德之深者,必以术造其德;医之大者,当以身献其国。”庚子之春,万急时刻,疫情肆虐之际,我校校友、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张国民、赵志伟、卢秋玲、张延红等同志,不忘从医初心,牢记医者使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体现了我校医务工作者仁心济世的大医情怀,展现了承医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担当。他们是真正的榜样,民族的英雄,他们践行了医学生誓言,传承了承医精神,践行了红医精神,他们是承医人当之无愧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我,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躬身践行,学习他们的大爱无私,学习他们的坚定信仰,学习他们舍我其谁的担当! 教师组织学生在线观看、在线讨论,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并主动弘扬“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鼓励学生树立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理想,向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前辈们致敬,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肩负起发展祖国医疗事业和保卫人民健康的责任。 作者:社科部 彭馨 编辑:宣传部 范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