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要闻
学校公告
媒体承医
院处动态
学生活动
视频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要闻
我校举办2019年“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9-06-18 作者:早期临床促进会 董依诺 浏览次数:

    2019年6月17日下午,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在学校礼堂联合举办了承德医学院“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会,对学校近三年来“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交流。副校长李玉红、原学校党委副书记、临床思维教研室主任王振方,教学督导组组长桑瑞兰,督导组专家、附属医院教学办主任刘文涛,第二附属医院科教处处长王俊奎、体检中心主任洪查理(临床思维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及学校党委宣传统战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纪检监察室、各教学院系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会议由学生处处长沈浩主持。

    我校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三早”教育(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和“早多反”教育(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自2012年开始,把“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正式纳入教学大纲。到目前已在多个年级开展了“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

    临床思维教研室老师以见习次数和见习报告质量为标准,评选推荐出“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大会对这些学生和集体进行了表彰,共有162名学生分获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基础医学院2016级学生工作办公室获得先进集体奖。获奖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见习故事和体会:在“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中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体验到医生是一个辛苦但充满成就感与幸福感的职业,唯有医道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才能胜任这一职业,呼吁更多的同学去参加见习。“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自身的独立沟通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医生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并对医生职业产生情感上和行为上的认同,这将对今后从事医生职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临床思维教研室主任王振方教授对承德医学院近年来开展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汇报。他讲到,早期接触临床有四个途径:一年级第二学期到医院见习、寒暑假回家乡医院见习、社会服务、双休日到医院或诊所见习。王振方教授强调,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学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作风的转变,学风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角色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转变。

    李玉红副校长发表重要讲话,她讲到:一是早期接触临床工作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要培养医学生成为一个卓越的医生,要进一步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思想,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要医教协同,并表示对同学们踊跃参加早期临床实践的表现感到欣慰。二是医学生的培养分为三方面: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早期接触临床符合学校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要具有关爱病人人道主义的精神,要让病人及家属参与和配合,这种能力要靠经常到医院跟病人接触跟家属接触去锻炼。三是早期接触临床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道德和职业素养以及具备与专业知识相匹配的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本次会议对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推动更多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会议现场

出席嘉宾与参加学生

副校长李玉红讲话

原学校党委副书记、临床思维教研室主任王振方对学校近三年来“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于多珠宣读获奖名单

学生处处长沈浩主持会议

教学督导组组长桑瑞兰教授为获得特等奖的刘植森、孔品品同学颁发证书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基础医学院2016级荣获优秀集体奖

基础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7班刘植森作分享交流

基础医学院2017级麻醉学本科3班赵世业作分享交流

基础医学院2018级医学影像学4班董依诺作分享交流

获奖学生与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作者:早期临床促进会 董依诺

编辑:宣传部  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