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校党委书记盛婉玉、校长唐世英、副校长谢利德及各职能处室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在行政楼412会议室集体收看学习。各单位、各部门、各学院在会议室、办公室、教室、宿舍等场所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积极收听观看并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师生代表在主会场集中观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深情寄语当代青年。全校师生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发扬五四精神,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新青年。
党委书记盛婉玉:总书记的讲话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对广大青年的殷殷之情溢于言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着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广大的团员青年是思想意识最为活跃的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续力量。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重托,按照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要求,要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要热爱伟大祖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准则;要担当时代重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攀科技高峰;要勇于砥砺奋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练就过硬本领,不断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要锤炼品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争当时代楷模,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党委书记盛婉玉、校长唐世英、副校长谢利德与师生代表一同观看
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于多珠:今天利用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组织临床医学专业14-16班的同学们集体收听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同学们很激动,气氛很热烈。国歌响起,同学们一起起立唱国歌。总书记讲话精彩处,同学们掌声热烈响起。报告结束后,共同分享了学习体会,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课。思政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青年要有远大理想,要有爱国情怀,要勇于担当,要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格,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业贡献国家。步人间正道,保持定力。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做聪明。热爱祖国,感谢人民。从传统美德中吸取道德滋养,从英雄模范感受风范,从自身修炼中提升道德修养。我们要走近青年,关心关注青年,做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党委办公室主任于淑华:现场收看了大会,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振奋。青年一直是总书记最关心的群体,是民族希望所在,时代未来所系。总书记曾经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生动比喻,提出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他把立德树人视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对加强学校思想政治课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他把青少年阶段比喻为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次总书记在讲话中,又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六点要求,饱含深深的关切和殷殷的期盼。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感受到了兴奋和激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总书记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高校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定要按照总书记做“四有”教师的要求,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跑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好成绩。

师生们在会议室、办公室、教室、宿舍等处集中收看并热烈讨论
学校团委副书记、驻亢家沟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白江涛:扶贫路上也要有“五四”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要沉得下身子、磨得了性子、耐得了寂寞,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脱贫攻坚一线,青年扶贫干部应首当其冲、身先士卒、涵养品性、锤炼本领,带着情感去扶贫,怀着激情去奋斗,务必做到“心中常思百姓之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务必做到“爬山涉水访民情、挨家挨户抓精准”。今后,我一定不辜负党委的信任、同事的牵挂与家人的嘱托,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欣于所遇,带领两名年轻工作队员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在脱贫攻坚路上全力奔跑、奋斗追梦!确保到2020年使我校扶贫村亢家沟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社科部主任梁莉: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认识到,青年人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肩负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青年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同时也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使命。新时代青年人要努力发扬五四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正确的青年运动方向,发扬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奋力谱写实现中国梦的壮美青春诗篇!

社科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孙凤君教授: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和更新中国文化,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之路,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使命。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思想武器和它的共产主义信仰永远是我们的追求和指引。作为一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缅怀“五四”革命前辈,追忆“五四”青春精神,更应该继承“五四”精神,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青年,中国人的生活更好地更深入地融合起来,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五四精神”的“永久奋斗”者,保持中国文化的永远现代化,永远青春化!
学校团委组宣部部长夏艳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使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助跑者,他们引领着校园文化时尚,掀起科技创新热潮,他们躬身践行,获取真知。实现中国梦,青春正当时。作为高校专职团务工作者,在努力成为学生人生航向的引路人的过程中,更应该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党的领导下把握方向、围绕大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青春的斗志,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国之栋梁。“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我将怀揣一颗真心和热心,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留下青春足印!

基础医学院2016级辅导员、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李静:作为一名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与青年学子一同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心潮澎湃,与青年学生再次燃起了爱国热情。一百年前,中国青年学子作为先锋以爱国为己任,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掀起了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不仅成为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也直接影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五四运动为中国青年奠定了精神基调,一代代青年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年代一路走来,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同时一代代青年人将青春和人生书写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在新时代,作为青年教师,应按照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要求,继续关心关爱青年学生,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同时和青年学子一道,以国家的发展轨迹定义个人的成长坐标,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传承五四精神,回归初心和梦想,立鸿鹄志,薪火相传,做奋斗者。树立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和奋斗情怀,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的力量。
学生会主席王宇彤:五四先驱李大钊曾这样寄语中国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100年过去,先辈的叮嘱言犹在耳,吾辈青年岂容解甲,惟有自请长缨,日夜兼程!党和人民对当代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青年,要重视青年作用,依靠青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作为当代青年,秉承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道德感和神圣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与人民一起奋斗,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大学生科技创业联盟主席孙颢琳:“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回望100年前那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万千青年的呐喊声犹如一声春雷,唤起了沉沦已久的民族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青年人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上下求索、前仆后继,五四精神也已成热血青年们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青年人就应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重任,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用实干精神谱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翟天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说,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时代在变,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永远不会变,五四青年们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和真挚的民族情感,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青年者,国之魂也。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弘扬五四精神,继承五四精神时不待我的人生态度,珍惜韶华、勤奋做事,发挥青年之力,树立青春理想,释放青春活力,坚持青春奋斗,练就过硬本领,担负起国之重担,以己为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进不止!

















摄影、编辑:宣传部 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