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创建动态
校园文化
志愿服务
道德建设
首页
> 专题网站 > 精神文明建设 > 志愿服务
我校师生爱心捐助救患童

发布日期:2017-10-11访问次数: 字号:[ ]


     北风呼啸而过,挡不住的寒意袭来,而一场主题为“德才情理践真经爱心捐助救患童”的团日活动却在不知不觉中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小太阳。2015年11月18日下午,临床学院2012级临本第十一团支部的全体成员笑容满满,从附属医院赶回校区举办这场充满温馨、善良和爱的团日活动。校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于多珠、生物医学工程系直属党支部书记许士奇,临床学院2012级辅导员柳楠、郑丽智老师,受助患童母亲乔立云以及百余名学生出席了本次活动。
    有一种美德叫善良,有一种力量叫团结,有一种品质叫执着。于昕硕,来自承德市隆化县韩家店乡韩家店一名年仅4岁却身患脊髓灰质炎导致下肢瘫痪的小男孩。本来一直在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他,却因为家境贫寒支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不得不出院回家,但他所就诊的康复科的医护人员都很心疼小昕硕,于是便与我校许士奇书记联系,希望能借助大家的力量给小昕硕一个美好的明天。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同学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平台将募捐活动推送出去,与此同时,临床学院2012级临本第十一团支部的同学也注意到了这个令人痛惜的事情。团支部成员第一时间召开班委会,拟定活动计划,并于11月14日在中心广场进行了大范围募捐活动,即便天气寒冷,但是没能阻挡大家的热情。路人匆匆而过,想要在区区几秒钟的时间内讲述于昕硕小朋友的悲惨经历是极其不容易的,但是凭借着一份坚定和执著,他们做到了,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出色的“10秒钟演说家”。光靠路人和班内同学的募捐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同时还进行了网络上的宣传,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捐款。截止到18日活动当天,他们总共筹集募捐资金10195.4元,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同学在校内师生中募捐的3000多元一同交到了于妈妈手中。泪水打湿了于妈妈的眼眶,她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此次活动在11月19日《承德晚报》头版头条刊登,希望他们的善举能得到更多市民的回应。
    不幸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而作为一名健康幸福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更多地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微薄之力凝小聚大,让善意之举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正确的思想引导,第十一团支部成员还邀请于多珠部长给大家进行了一场关于“如何做好一名合格青年”的主题团课。
    于部长勉励在场的青年学子要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努力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八字真经融会贯通,铭记于胸,付诸于行,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用青春的面庞装点祖国的容颜,用青春的笔触书写壮美的诗行。“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对于此次募捐活动,于部长引用了上述习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中的一句来表示他内心深处的认可和支持,他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将善意之举传承下去,使它能够感染更多的同学,为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增砖添瓦。最后,于部长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六字诀”――“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结束了讲课,他祝愿每一位青年学子能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的华章。
    生命的可贵在于身边有爱的人,有了爱就有了希望。在社会的大湍流下,每时每刻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只有当每个人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为于昕硕小朋友募捐的活动没有结束,因为还有无数个于昕硕等待着大家的援助,都说天使是美丽善良的化身,那你、我、他何尝不能给自己装上一对翅膀,还世界一片蔚蓝的明天。
 

在中心广场组织募捐

 

过往行人纷纷慷慨解囊

 

爱心市民给于昕硕小朋友留下鼓励的话语

 

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也纷纷献出爱心

 

生物医学工程系直属党支部书记许士奇以及我校学生将捐款送到于昕硕妈妈的手中

 

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于多珠为临床学院2012级临本第十一团支部的同学们开展主题团课

 

团日活动合影

 

 

 

 

     编辑:周文娟、范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