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基础部2011级第9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图书馆八楼多功能厅举行了“临床认证明方向 医教改革创辉煌”的志愿者活动暨科研方法与实践教学试点班开班启动仪式。副校长唐世英、党委宣传部部长赵书云、教务处处长李玉红、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室主任王岩、督导组组长桑瑞兰、基础部副主任毛淑芳、周晓慧、基础部党总支副书记梅爱敏出席了启动仪式。教务科、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室代表及基础部各年级辅导员参加了仪式。
副校长唐世英发表了讲话,他对2011级第9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科研方法暨实践教学试点班的行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进行专业认证,既是教育部的要求,也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需要。他号召大家要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开放的心态,坚定必胜的信心,竭智尽力。他还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及国际方面进行医学专业认证的背景,强调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标准、保障我国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医学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医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做出应有的改变,达到更高的标准,接下来介绍了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
宣传部长赵书云在启动仪式上讲了话。她首先肯定了本次志愿者活动和启动仪式的意义。她在讲话中强调,临床医学认证是目前学校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学校的重要任务,认证中的多个重要环节均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这样有助于使广大师生更加明确认证的目的、方法及意义,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李玉红处长向在场的师生们介绍了试点班的工作计划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基础部党总支副书记梅爱敏表示希望第9志愿者服务队能够脚踏实地地将此次科研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仪式的最后,在桑瑞兰教授的指导下,全体志愿者共同签订申请书,承诺会以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和踏实肯干、迎难而上的态度认真完成各项科研课题,不辜负各位领导老师的培养和信任。
科研方法与实践的教学试点班,是在教务处指导下成立的。目的是落实“三早”教育的要求(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临床医学改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据悉,教务处为该教学试点班设立了36课时的科研方法与实践课程。
编辑:于淑华、范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