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要闻
学校公告
教学科研
院处动态
学生活动
视频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要闻
承德医学院举办暑期“体验省情 服务群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12-07-16 作者:宣传部 张颖 浏览次数:
    为了响应河北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百万大学生千乡万村“体验省情 服务群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承德医学院组织广大35岁以下青年教师于2012年7月14―15日开展了包括深入贫困村体验村情、参观新农村、社会问题调查等活动的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在两天时间里,实践队分别来到宽城县龙须门镇榆树沟村、承德县城东北部的朝梁子村、以及滦平县周台子村参观考察、体验村情。
    7月14日,实践队伍来到我校驻村工作组所在的宽城县龙须门镇榆树沟村,经过近一个小时山路的颠簸,队员们终于走进了这个贫困的小山村。据我校驻该村工作组负责人李凤新介绍,该村属于宽城县县东贫困区片,村民经济收入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由于山多地少,自然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等原因,该村年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左右,按国家制定的标准划分属贫困村,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医疗卫生设施相当落后。前不久我校针对村民就医困难、医疗卫生意识较弱等问题开展了送医送药下乡活动,为村民们送来价值3、4千元的常用药品,并开展义诊体检等活动,全村600余户村民积极就诊,活动深受村民好评。我校驻村工作组在驻村期间积极帮助村里出谋划策、寻求发展出路,已经初步形成思路,并逐步付诸实施。今后还将计划修建完善一系列的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实践队送上了队员们为支援村建设自发捐献的4300元捐款,进献一份绵薄之力。随后,大家参观了村里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獭兔养殖厂、香菇培育基地、制种基地,由于正值制种关键时期,村里劳力每天早出晚归深入田间劳作,极其辛苦。在返程途中,大家陷入如何带领该村脱贫致富的思索之中。
    下午,实践队伍来到位于承德县城东北部的朝梁子村。拔地而起的高楼,整洁美观的街道和优美宜人的公园,俨然已是一座小型的城市。队员们无不感慨同样是村庄,居然有天壤之别。据该村负责人介绍,朝梁子村在杨秀华书记带领下,积极建企业谋发展,解决村民吃水难、行路难问题,将一个负债累累的落后村建成了文明富裕的先进村,并形成了领导班子和谐、党员队伍强大、村民团结素质高,形成合力、踏实肯干的朝梁子精神。
    7月15日,实践队伍又来到了滦平县周台子村进行参观考察,了解了这个曾经“一穷二乱人心散”的后进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初步实现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在了全市农村最前列,成为了“承德第一村”。村民们不仅住上了高楼,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更在吃穿住行上享受到无微不至的福利待遇。看着这翻天覆地的巨变,每个人都在心中感叹,不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赞叹,更为村民的领路人――范振喜书记以及村委会成员不畏艰难险阻,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矢志不渝的精神而感动。
    通过两天的实践,队员们亲眼目睹了贫困村与富裕村巨大的差异,见证了昔日的贫困村在优秀的领路人带领下、在全体农民辛勤劳动下扭转局面,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亲身体验了农村最真实最一线的生活劳作状态。通过与淳朴的村民交流沟通,了解了农民生活现状、普遍心态以及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充分感受到这次“体验省情、服务群众”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也领会到了扎扎实实服务群众,真情实意扶贫助困,参与幸福乡村建设,把温暖与关怀送到困难家庭的重要性。
 
 
青年教师为贫困村捐款
 
 
考察榆树沟村村貌
 
 
参观朝梁子村
 
 
参观周台子村
 
 
实践队伍与带队领导及周台子村领导合影留念
 
    编辑:张颖
    摄影:王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